鄂温克旗2016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招商动态 |2016-10-31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和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各地区、各部门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统领,紧跟中央、自治区、市发展节奏,大力实施“12310”战略,在实践中落实“美丽发展、争进前列”总体要求,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有效落实供给侧改革,突出抓好经济运行调度,狠抓投资和项目建设,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硬任务,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促和谐,使全旗“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经济增长新动力持续积聚,为全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整体来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和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综合作用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稳定发展态势较好,结构性调整持续发力,年初确定的调控政策积极落实,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协调发展,总体形势符合预期,经济实现平稳运行、稳中向好。
一、全旗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3.4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115亿元的72.6%,总量全市排名第6位,同比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7.0%,增速高于全国(6.7%)0.3个百分点,低于全区(7.1%)及全市(7.1%)0.1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5位。从环比看,第三季度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纯增39.17亿元。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1%;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4%;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0%。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51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4.12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50.17亿元,同比增长7.0%;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95亿元,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85亿元,同比增长8.1%。
第三产业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增速高于第二产业增速1.1个百分点,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4:64.8:23.8。
(一)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
受天气干旱、降水不足影响,全旗1,772万亩天然草地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重度旱情589.2万亩;中度旱情294.6万亩;轻度旱情888.2万亩。受灾人口1.92万人,受灾牲畜59.7万头(只),其中:大畜11.2万头(只),小畜48.5万头(只)。发生蝗虫灾害面积约164万亩,其中:较为严重的20万亩。全旗天然草原打贮草较往年减产60%。全旗完成打贮草11万吨,旗级应急饲草储备1.05万吨,预定外购抗灾饲草13万吨。
灾情发生后,旗委、政府高度重视,综合施策,多方联动,力保农牧业生产稳定和牧民增收。大力宣传草畜平衡政策,引导牧民养殖户科学打贮草,落实困难养殖户帮扶措施。向旗内各农场订购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并积极储备苜蓿、青贮玉米,落实饲草加工企业的储备任务,组织到外地订购饲草和农作物饲料。全力向上争取和有效利用抗旱资金,科学编制资金补贴方案,通过与企业谈判协商实现高于市场价收购牲畜,低于市场价销售饲草或定价销售,最大限度地减轻牧民的灾害损失和影响。全力组织出栏,牧业年度出栏牲畜44.36万头(只),其中:大畜5.02万头(只),小畜37.73万头(只)。
(二)工业经济缓中趋稳
前三季度,全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7.49亿元,同比下降2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0%,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7%。
分轻重工业看,前三季度,轻工业完成产值1.53亿元,同比下降51.8%;重工业完成产值55.96亿元,同比下降20.4%。受经济下行和去产能政策影响,重工业产值自去年以来下降幅度一直在20%左右。轻重工业产业结构比为2.7:97.3。
分行业看,前三季度,煤电企业完成产值55.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97%,同比下降20.7%;乳制品企业完成产值0.56亿元,同比下降9.7%;肉制品企业完成产值0.58亿元,同比下降74.1%;其他企业完成产值0.61亿元。
分产品看,前三季度,生产原煤2,237万吨,同比下降8.7%;发电144.12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7.2%;液体乳生产累计完成3840.67吨,同比增长11.8倍,固体及半固体乳制品产量1,382.76吨,同比下降51.8%;肉制品产量为1,285.24吨,同比下降66.3%。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我旗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途径,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81亿元,总量全市排名第6位,同比增长12.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7位。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5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同比上升34.9个百分点,提前超额完成14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除新区外,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43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完成年度目标47亿元的92.4%。
从三次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0.68亿元,同比下降41.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7.35亿元,同比增长15.4%;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2.78亿元,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28.5:70.4。
从投资规模看,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22.40亿元,同比增长84.8%;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完成32.92亿元,同比下降4.2%。
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4.3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6.4%,同比增长3.2倍,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完成15.01亿元,同比增长5.1倍;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完成19.30亿元,同比增长134.1%。
房地产投资完成5.48亿元,同比下降2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支和金融业稳健运行
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4.56亿元,总量全市排名第3位,同比下降6.2%,较去年同期下降29.8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11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50亿元,总量全市排名第3位,同比下降1.1%,完成全年目标9.3亿元的69.9%,增速全市排名第8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5亿元,同比下降10.2%;非税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16.1%。
前三季度,财政支出完成15.34亿元,同比下降0.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5.28亿元,总量全市排名第8位,同比增长7.4%,增速全市排名第8位。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增加0.44亿元,增长133.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同比增加0.77亿元,增长80.4%;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增加0.63亿元,增长62.2%;节能环保支出同比增加0.27亿元,增长58.9%;
截止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3.64亿元,同比增长4.8%;各项贷款余额74.11亿元,同比增长4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3.53亿元,同比增长0.6%。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趋缓
前三季度,全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预计)22,369元,同比增长8%,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27,468元的81.4%;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预计)17,703元,同比增长8.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19,322元的91.6%。
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预计)0.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六)市场销售稳中有升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22亿元,全市排名第9位,同比增长9.3%,全市排名第8位,完成全年目标17亿元的71.8%。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完成11.13亿元,同比增长10.1%;住宿餐饮业收入完成1.09亿元,同比增长2.3%。
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完成9.85亿元,同比增长8.6%;乡村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37亿元,同比增长12.7%,乡村高于城镇4.1个百分点。
(七)旅游业稳步发展
前三季度,全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27万人次,同比增长8.1%;旅游业总收入完成4.43亿元,同比增长8.2%。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虽然整体平稳,但回稳基础并不牢固,下行态势尚未扭转。由于我旗创新能力比较弱,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够充分等原因,在落实去产能的过程中,新动能接续不足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工业领域更为明显。受工业经济下滑影响,全旗经济将继续延续放缓态势,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指标目标任务艰巨。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预期增长难度大。从具体指标看,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0%,第一季度完成7.0%,第二季度完成7.6%,均低于全年预期增速目标(9.0%),第四季度回升压力有增无减,完成全年预期增长目标难度仍比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距离完成全年8.0%的增速差距较大。其他个别指标今年较上年虽普遍调整了预期增长目标,但要全面完成今年的预期目标仍面临不少挑战。
(二)能源工业下行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全旗1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产经营困难,其中煤电产业受冲击最大,出现了量、价双跌的严峻局面。煤炭行业:截止9月末,全旗平均煤炭价格为84.39元/吨,同比下降16.8%,环比下降8.1%,原煤产量下降8.7%。电力行业:截止9月末,全旗平均电价为0.24元/千瓦时,同比下降6.7%,环比持平,发电量同比下降7.2%。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预计全年发电125亿千瓦小时,同比减少31.11亿千瓦时,下降20%;预计生产原煤1813万吨(外销982万吨,同比下降8.5%;自用量831万吨,同比下降10%),同比减少168.83万吨,下降8.5%。预计全年产值完成48.30亿元,同比减少20亿元,下降30%,对全旗、全市经济影响较大。
(三)轻工业增幅持续走低。乳制品行业和肉制品企业在第三季度仍呈萎靡态势,受国际奶价下跌、本年气候条件不好等因素影响,乳制品行业仍不景气。前三季度,乳制品企业产值同比下降9.7%,固体及半固体乳制品生产产量同比下降51.8%。受天气和企业建设等影响,肉制品企业比去年晚生产2个月,伊赫塔拉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呼伦贝尔绿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7月份开始生产,呼伦贝尔有保生态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8月份开始生产,截止9月末,肉制品企业产值同比下降74.1%,鲜、冷藏肉产量同比下降76.2%。
(四)民间投资增速呈下降趋势。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持续下滑加大投资扩容难度,受行业利润率普遍下滑和鼓励民间资本政策执行和落实不到位等影响,民间投资活力短期内难以激发。前三季度,非公经济投资项目31个,同比下降57.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同比下降74.2%。
(五)城乡居民增收乏力。从牧区居民收入看,受国际市场竞争冲击和今年旱情等因素影响,牧区居民生产养殖成本提高,而畜禽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使牧区居民收入增长乏力。从城镇居民收入来看,工资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工资水平低仍是城镇居民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增幅不高,一些驻旗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收入低于全旗平均水平,对城镇居民收入起下拉作用。如:大雁煤业公司经营效益不稳定,负债率上升、利润下降导致职工效益工资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除煤电企业外,其它部分企业职工收入偏低问题仍较为突出。
三、对策和建议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动力转换中优化结构,按照市委提出的“二区三地一家园”目标,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切实抓好经济运行监控,狠抓投资和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扩大投资总量,保障民生福祉和城乡居民增收,做好精准扶贫和兜底保障,推进全旗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一)强化农牧业后期管理
一是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加强与绿祥、伊赫塔拉等旗内重点肉制品加工企业和各类贸易企业的沟通协调,积极开发线上交易、订单式销售等新型交易方式,拓宽销售途径,解决好农畜产品有人收、有钱收、能仓储的问题。
二是加大农牧业技术培训力度。立足我旗农牧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农牧业技术培训,着重对生产大户和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为发展现代农牧业,促进牧民增收,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明年的饲养打好基础。
三是做好灾害预防善后工作。在抗旱减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加强牧区灾害和低温天气预防应对机制,做好牲畜出栏、饲草调运和疫病防治等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吃得好、穿得暖,人畜安全过冬。
(二)切实强化宏观调控力度
一要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加大对煤炭、电力等经营困难企业的服务力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开拓市场,渡过难关。抓好经济运行的日常调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原料、融资、争取政策支持等生产经营要素的组织和优化,挖掘、释放闲置生产能力。对存量企业保障现有产能发挥整体效益,重点监控阳光乳业、海中建材等可能退出限上的企业;重视限上企业培育,帮助华和牧业、蒙力机械等企业尽快进入限上企业统计范围。
二要咬定项目建设不放松。保增长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核心和关键是保项目、促投资。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发挥自身优势、找准投资方向,坚持不懈推动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也要抓好周期短、见效快、增加就业多的中小项目。要加快推进市、旗两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尽可能形成更大规模投资。
三要加强对轻工业的扶持。对乳、肉等轻工业加大扶持力度,指导中小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计划,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搞好市场对接,让企业及时掌握政府各项政策措施,保障轻工业企业正常运行。
(三)全面强化项目招引和储备
一要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全面落实全区、全市、全旗项目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以现有的园区发展为依托,引进高层次的产业和技术,培育引进一批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
二要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深化“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政策环境,全程贴心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保障项目落地,打造高效率无障碍开放式的发展环境。
三要加快投资结构调整。把握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导向,大力推广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保障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要加大民生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精准扶贫”进程,落实好“六个精准”“八个一批”举措。努力扩大就业,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领,扩大“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实训基地”规模,以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倾斜力度,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做好“十个全覆盖”最后阶段的收尾工作。
二要持续提高收入水平。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创造条件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不同群众收入差距。
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好各项保险制度,不断促进社会保险提标扩面,提升保障水平和能力。继续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困难群体帮扶解困工作,对各类困难群体实施分类救助,在统筹抓好各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脱贫攻坚,加快推进特色产业脱贫,异地搬迁脱贫等项目,确保1984人稳定脱贫。
(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要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大力度发展旅游业是抓好服务业发展,对冲工业增速放缓所带来压力的关键举措。明确旅游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抓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全面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打造全域旅游、全天候旅游。加快推进五泉山景区、维纳河景区开发建设和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巴彦呼硕景区的提升改造。
二要加快培育新型业态。“十三五”期间,国家和自治区着力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我旗要抓住这一机遇,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推动电子商务、快递配送、家政服务和环保产业等新型业态发展,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养老机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健康养老产业,逐步扩展经济增长点,为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三要努力提升商贸业。引进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建设商业综合体,推动商贸业规模化、品牌化。大力发展物流业,建设重点物流区,培育大型物流龙头企业。
总体来看,今年全旗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信心,扬长避短,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利好因素作用,努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促进全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