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呼伦贝尔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报告(九)
| 招商动态 |2016-11-08
《美丽发展 争进前列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呼伦贝尔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10月12日)
秦义
(二)以着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为载体,增强投资对发展的拉动作用。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晴雨表。作为欠发达地区,实现我们的目标,必须扩大有效投资,必须要有项目特别是一批重大项目的坚实支撑,要把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创新招商引资理念。敏锐把握政策导向,依托资源、区位等优势,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培育引进一批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突破以资源换项目的思维定式,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边境口岸等软实力招商引资,努力在全市形成大项目引领、中小项目支撑,覆盖各个领域、充满活力的局面,形成建成一批、推进一批、开工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梯次格局。充分发挥旗市区能动性。注重激活调动各旗市区主动性,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良好生态、口岸开放、特色产业等不同优势,围绕补足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城镇建设等方面短板,全方位、全领域谋划推进一批项目,实现差异化推动、错位发展,构建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积极推进林地协同发展。加强与市域内各国有林业单位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国有林区改革的支持力度,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林地协作,统筹发展规划,优化要素配置组合,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综合优势,谋划好旅游、绿色有机林产品生产加工等项目,真正形成“一片林、一条心、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培育建设。把培育本土企业家队伍作为一项重点的系统工程,为企业家成长创造环境,提高以商招商能力。鼓励支持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技术、体制创新等手段做大做强,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家进一步拓宽国际化视野,积极培育一批具有明显优势和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上市公司,不断提升现代经营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招商发展环境。深化“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面履行政府营造环境的主体责任,实行领导挂钩服务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降低企业成本,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全力保障项目运行,打造高效率无障碍开放式的发展环境。
